我在《童書遊歷》附錄收藏了六家重要童書店,說是重要,不如說它們已經成為都市景點。漂亮的書店、藏好書的地方,就能吸引更多讀者來訪。其中,義大利波隆那的 Libreria Giannino Stoppani 因為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童書展加持,書店也在書展裡販售得獎書,成為童書業者的聖地;美國紐約的 Books of Wonder 經過疫情後縮編,但依舊密集安排作家座談、簽書會,地處曼哈頓的精華區,其意義非同小可;日本東京的蠟筆屋(Crayon House)也是在疫情下縮編遷址到吉祥寺,可以想像原先表參道的租金是很大的壓力。台灣高雄的小房子書鋪因為租約,留下原來大書櫃的這一幢樓,規模還是相當可觀。英國新堡的 Seven Stories 因為擁有建築物,書店屬於國家兒童圖書中心,經營穩定。
變化較大的是巴黎的 Chantelivre,這是 L'école des loisirs 出版社的書店,疫情後再訪,驚奇的發現書店的最裡端增添了一個兒童遊樂空間,以前可能只是簡單的托兒遊戲室,現在整體規劃,以該出版社既有版權如《野獸國》《三個強盜》和其他法文兒童經典,在室內營造了海盜國的景像,孩子們忘情攀爬,大人就在樹下聊天,並配上招牌「La Maison des Histoires」(故事屋),採付費入場制,讓我想起以前在美國舊金山和日本台場的「野獸國遊樂場」。這裡因為空間有限,只有「有小孩的大人」才可以跟著進去看管自己的小孩。當天已經額滿,我懇請之下,以報導的身分進去裝小孩。在公共場合裡所拍的相片,都要注意小孩的臉要遮起來或是模糊焦距,所以我拍照時特意避開小孩,以免有糾紛,畫面上看起來人不多,現場其實很熱鬧。
Chantelivre 書店的兒童遊樂空間採付費入場,相當熱鬧。(攝影 / 賴嘉綾)
我們來看看書店裡的基本配備:除了牆面固定的書櫃之外,走道上的移動式書架都是厚達1.2公分以上的安全玻璃與木質抽屜特製的。面對鬧區的大馬路塞夫勒路(Rue de Sèvres),如果覺得很難找,就在左岸愛馬仕旗艦店旁邊(愛馬仕裡的書店也很精彩,有不少絕版的藝術家專書),側對樂蓬馬歇百貨(Le Bon Marché),位處左岸消費地帶。餐廳、甜點、服裝店之間,逛的人多,買的人也不少。
L'école des loisirs 出版社在法國出版界占有重要地位。上述的經典繪本不只有精裝珍藏版,還有口袋平裝版,五至七歐元一本,價格親民,加上這是一家全方位的書店,從幼幼書、桌遊、教材類、少年小說、圖像書,到成人的暢銷書、小說、輕閱讀,種類齊全,而且任何一種付費的東西(譬如書、托特袋、玩具⋯⋯)都可以要求結帳人員包裝,我常常覺得這樣的服務讓大人更願意到書店買禮物,歐美幾乎所有書店都有這項服務。台灣似乎只有紀伊國屋可以(是安野光雅畫作的包裝紙),在紙袋都要加購的時代,把書當作禮物對待的書店自有其傳統體貼的敬意。
Chantelivre 書店入口櫃台明亮寬敞。
Chantelivre 是一家全方位書店,有綜合書區與童書區。(攝影 / 賴嘉綾)
逛完書店後,趁著年度巴黎書展,一定要去湊湊熱鬧。2025年的巴黎書展在大皇宮舉辦,象徵著新藝術時期的鑄鐵與玻璃技術,造就了不同過往的美感,用現代的工藝美學取代舊皇宮的金碧輝煌。雖名為大皇宮,實則為1900年世界博覽會建造的,從一開始就是展場的功能。如今,這樣的工法成本既高也缺工匠,或許再無可能了(出版是不是也會演變成這樣呢?)因此對於參展者特別有意義。整個展場的光線大好,室內有數十家大大小小出版社參展。據我粗略統計,巴黎書展有三成的攤位書種是漫畫,而簽名排隊最受歡迎的是羅曼史小說,繪本作家也是另類簽名隊伍,但不是全部的作家都能得到讀者的厚愛。有的大排長龍,有的空無一人。冷暖各自體會。
書展在春意滿滿的四月天舉行,加上4/13星期天也是本年度的巴黎馬拉松,主要街道上除了行人和跑者,就是警察和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書展和好天氣讓許多家庭都來了,現場看到不同年紀的族群,家長帶著小小孩流連在童書區,青少年擠在羅曼史和漫畫區,年長者慢慢遊晃在經典與藝術間,展場的大樓梯成為各自用餐區,彷彿訴說著野餐故事,還有很多朋友成群聊天,情侶倚偎在走道邊滑著手機。
2025年巴黎書展(4/11-13)在大皇宮盛大舉行。(攝影 / 賴嘉綾)
書展票券在線上採時段進場制,從星期五到星期天為期三天,屬於城市大眾休閒活動,入場嚴格控管。空前熱鬧的程度比香榭里舍大道的名品店都要擁擠,這也是出版人的強心劑。我有幸在鴻飛出版的葉俊良先生引導下進場,即使不懂法文也全館走透透觀察了各類出版品,買幾本書做紀念是一定要的習慣。展場走一圈,攤位最大的還是 L'école des loisirs 出版社,他們直接搭了帳篷在展場裡講故事;每小時一場,小朋友們脫鞋入場,家長有的陪同,有的在棚外等候。其他童書出版社只能平常心等候讀者。放眼以卡通式、教育類主題討好家長和小孩的氛圍下,鴻飛的書顯得別具風格,歷史、植物圖像學、哲學、美學、東方故事、西方童話、行旅,面面俱到,不譁眾取寵地找到自己的定位。
L'école des loisirs 出版社在展場搭了帳篷講故事,吸引許多讀者駐足。(攝影 / 賴嘉綾)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出版社將公版權的經典重新設計封面,成為自家新經典,以新鮮感說服新舊讀者;雖然我不懂法文,依然在書海裡逛得悠遊,原因是我從書籍裝幀著手,觀察老派出版人如何突破重圍,新手又如何脫穎而出,紙質是個很大的關鍵,近年來,越厚重的書越難銷,以一般讀者的立場來說,買一本這麼重的書,當天就無法輕鬆自在了,不如回家網購,但回到家可能也失去購買熱度了。而這種重的書當然價錢也不輕,說不定在圖書館可以借到,就省下一頓飯資了。難怪日本開始有些好看的展覽專書都採用輕量紙加上限量版,讓讀者沒有不買的理由。在書展裡的法國出版大致是呼應展場的老派古典與優雅,屬於好看居多,推廣的層面更重於銷售。許多青少年因為風靡浪漫小說或漫畫,成為購書主力。我看好一攤手工書,出版人氣質風尚,詩集、手工書、輕裝幀,讓我一直想著「我們為什麼要閱讀?」的初衷。
(攝影 / 賴嘉綾)
作者簡介
著有《與圖畫書創作者有約》《動物們的讀書會: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童書遊歷:跨越時間與國界的繪本行旅》《是真的嗎?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2》《什麼這麼好笑?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3》《賴嘉綾的繪本報一報》《懂得欣賞,是件快樂的事!》《神奇的32頁:探訪世界繪本名家創作祕辛》等書,最新作品為《動物們的讀書會II: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4》。
部落格:Too Many PictureBooks
專欄:OKAPI閱讀生活誌「主題繪本控」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