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華納兄弟影業提供)
我發現將作品與事件當魔術方塊看,每次看就會有不同發現。
比方從人心來看那些回憶的流變,或從事件中鑽個小孔來看人性的切面,這對我來講都是生之樂趣,
它不見得會接近真相,但比較接近我人生想追的真理。
如果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說當個「合格的讀者」是重要的,那我們何妨一路當個找答案的人,
在找答案的過程中,它就是你自己的故事了。
※本文可能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這部電影相當大程度地諷刺了現今的世界局勢,與美國的縮影。像是祖先在召喚著後代醒醒,歷史從沒離開過。惡土與罪性、求救與祈禱,我們在其中拉扯與拔河,人離開了戲謔的「吸血鬼」與百年的恨意,仍然往不明確的光跑去,最後的彩蛋尤其感人,是荊棘中的鳥的選擇。
《罪人》表面上是娛樂性高的吸血鬼電影,但它完全打破了類型,召換了百年有色人種的歷史鬼魅到來,成為一個嶄新的驚悚片,甚至呼應了我們今日世界自利與自危的處境,整體而言是個配樂與畫面都上乘的寓言故事。
為何說是寓言,因為它有著馬奎斯小說超越時空的美感:我們無法迴避祖先的靈魂的低鳴、我們文明前進同時又帶我們回歸、我們的一生如魚奮力游動但同時也跟仍在同一條河裡生生死死。人類上百年對自由的追求竟在《罪人》中得到顯現,是格局夠大的作品。
(圖/華納兄弟影業提供)
其藝術的水平足以讓導演萊恩庫格勒更上一級,幾乎將1930年的黑人與亞裔被打壓的時空處境,以一陣風似的讓21世紀的人共感自由之困難。萊恩以此一役成為諾蘭級皆具思考與美學的超級導演。
故事其實單純,在種族隔離的時代,兩個黑人兄弟進城多年後返鄉,帶著大把來歷不明的現金。當時密西西比仍充滿三K黨的地下勢力,採棉花仍是黑人的營生,他們打算將倉庫改為一家黑人音樂酒吧。導演萊恩庫格勒以長鏡頭將偌大的鄉鎮拍出了黑與白兩個世界魔幻的氛圍,同時也以福音、藍調等音樂區隔了場域與時空,精彩的歌詞更是載滿了沉默的奴隸心聲。不同於以前大導演拍了黑人電影,這部讓人代入感更深,讓觀眾在一個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卻因為其暗示而發現其中扭曲的伏筆,埋下各種生存的危機。
(圖/華納兄弟影業提供)
電影中歌舞的片段很像是Ernie Barnes 的名畫「The Sugar Shack」,其中的吉他也讓人想起藍調樂手羅伯強生將自己靈魂賣給惡魔的傳說,讓整部電影有了幻夢感。而對我來說最吸引人的仍是後半段人的隱喻。那裡的有色人種隱隱有著變成吸血鬼還較自由的諷刺,它們在酒吧外面引誘著裡面的人,告訴他們從未體驗過的自由感覺,那黑人酒吧的燈火如同對外界黑夜的質問,這一夜歌舞後,面對他們無法翻身的黑夜如此濃稠。
外面的吸血鬼看似狂歡與引誘的:「讓我進去。」也從令人畏懼到後來自己身為人值得珍惜的又是什麼的自嘲。導演將吸血鬼片成為了生命幾何的喟嘆。
這部電影將美國原住民的出現描繪得清醒,沒人敢相信與親近的他們有著古老的智慧與力量,去追捕著吸血鬼的源頭,也只有他們跟金錢沾不上邊。其他的無論任何人種都在無盡追尋著翻身的可能,雖老練、精明但不快樂,不只被奴化,也不敢停下來,全員怕被命運抓走的恐慌。
只能在那一夜的酒吧開趴狂歡中,暫時不被時間抓走,卻無法擁有真實的生命。
而更美的自然是電影中美到會喚醒惡魔的音樂。角色山米有著渾然天成的好歌喉與琴藝,當他演奏時,人們會像被催眠一般被喚醒了自己內在。有如作家阿城在《閒話閒說》裡說的:「藝術在巫的時代,初始應該是種工具……巫靠它來將自己催眠進入狀態,繼續產生藝術……這種狀態,應該是遠古的真誠。」山米的歌曲在電影中催眠了人們,但也同時喚醒了長年打壓下的真實渴望。有如《追憶似水年華》中味覺勾起了往事,也有如作家托爾斯泰曾說他本無意安排「安娜卡列尼娜」死去,但在創作的狀態中,角色會走出了另一條路。
(圖/華納兄弟影業提供)
山米的音樂催化了人們內在的激動、喜悅與苦難,非自我可控制的源源流出,包含家族的、祖先的,與這片被剝削的惡土的鳴叫,於是「吸血鬼」在這部電影裡只是形式,更像是他們這群被壓迫的人的另一對照體,有如被喚醒的鏡裡人般,齜牙裂嘴、空洞假笑、與深深的為自己族群的悲哀化為歌,呼應電影開場所說的「美妙的音樂能召喚過去甚至是未來的鬼魂」。
於是你我看到後半,深深感悟的是這部電影正在講著如今這世界所有被壓迫的種族與小國家,不只是有色人種百年的遭遇。歷史的穿堂風也到我們如今的地緣政治與自由的有條件,配樂家 Ludwig Göransson融合傳統藍調與靈魂福音等黑人音樂,營造出最樸實的草根氛圍,讓人想起土地與家鄉,想起原本對自由的嚮往。其中五分鐘的歌舞融合了當代街舞、芭蕾、爵士、嘻哈、非洲傳統舞,將悲歡小卒的心情與命運連結了過去與今日。
(圖/華納兄弟影業提供)
這部電影相當程度地諷刺了現今的世界局勢,與大美國的縮影。像是祖先在召喚著後代醒醒,歷史從沒離開過。《罪人》用IMAX膠捲拍出了恢弘的美國南方美景,也拍出了大地從始至終的召喚。它將1930年連結到了今日的詭譎現實。
惡土與罪性、求救與祈禱,我們在其中拉扯與拔河,它非指誰是罪人,而是在這滿滿罪性的歷史中,人離開了戲謔的「吸血鬼」與死透的恨意,仍然往那不明確的光跑去,最後的彩蛋便是如此感人精彩,有如荊棘中的鳥的選擇。
※本篇文章由作者個人創作授權刊登※
《罪人》(Sinners)「夜路走多的人,有天會發現有東西跟著你回家…」《黑豹》導演萊恩庫格勒執導,由《金牌拳手》麥可·B·喬丹一人分飾兩角,其他演員陣容包括《大黃蜂》海莉史坦菲德、《法拉利》傑克歐康納、烏米馬薩庫、《女王》潔米勞森、奧瑪班森米勒以及《誓血五人組》戴洛依林多。影片拍攝這次使用能最真實模仿人類視覺反應的IMAX膠卷攝影機拍攝,讓片中主角們面對未知恐懼的緊張感無限放大,令觀眾有了沉浸式的感受。此片在爛番茄影評網上獲得破天荒的100%完美分數,在美開出亮眼的票房數字。
作者簡介
「你花最多時間的,終會變成你。」
──
音樂迷、電影痴,其實背後動機為嗜讀人性。娛樂線採訪與編輯資歷二十餘年,持續觀察電影與音樂;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專欄筆耕。 曾任金曲獎流行類評審、金鐘獎評審、金馬獎評審、金音獎評審、中國時報娛樂周報十大國語流行專輯評審、海洋音樂祭評審、AMP 音樂推動者大獎評審。樂評、影評、散文書寫散見於報章雜誌如《中國時報》娛樂周報、《聯合報》、《GQ》、《幼獅文藝》,及「博客來 OKAPI」、「非常木蘭」、「書評書目」等網站,並於「鏡好聽」平台開設Podcast 節目《馬欣的療癒暗房》。
著有:散文集《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邊緣人手記》、《階級病院》;影評集《當代寂寞考》、《反派的力量》、《長夜之光》、《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
回文章列表